玖亓周評 | 降息之后,炒停的保險也兩難

2023-06-18 19:14:53 A智慧保 微信號


過去一周,央行連續在逆回購、SLF(常備借貸便利)和MLF(中期借貸便利)上“降息”,市場形容“將降息預期拉滿”。

今年以來,我國經濟在回暖和復蘇的同時,政策性的力量比較強,市場性的力量比較弱,恢復的態勢還不夠穩固。央行連續“降息”是逆周期支持實體經濟的積極信號,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。

降息有兩個方面的影響,一是促使存款搬家,如果能夠進入股市或轉化為消費,就再好不過了;二是促使貸款增長,企業的投資意愿變強,經濟就有望擴張。但這畢竟是黑板上的經濟學,現實中可能遇到各種掣肘,效果或大打折扣,或南轅北轍,比如流動性陷阱,是政策設計所要避免出現的情況。

對保險業而言,降息的影響也是復雜的。短期看,3.5%的炒停售進入最后瘋狂,今年的業績至少是有了保證;長期看,保險產品在低利率時代如何提供更好的收益和服務,提供更好的穩定器,一直是費思量的問題。

消費&投資

至少在6月,“降息”讓炒停售更加烈火烹油。

自3月底傳出監管引導險企降低利率,3.5%的增額終身壽險就被視作最后的上車機會,買到即賺到,整個市場一片繁忙景象。降息讓這繁忙變得更加急迫和炙手。

這只是降息之后的很小一個市場片段。

降息最重要的政策目的,是減少存款和增加貸款,擴大消費和投資。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,這自然是毫無疑問的,但是在短期內,在疫后的恢復期,中國經濟面臨著增長的壓力。

最新的5月經濟數據顯示,CPI無論是環比和同比,都處在一個非常低的增幅水平,而PPI更是處于下降通道,這說明了消費和投資面臨著通縮的壓力。降息只是逆周期管理的工具之一,但貨幣工具向來是最矚目的。同樣,降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,是與市場現實和心理偏好不斷博弈的過程。

經濟增長的“三駕馬車”,進出口受制于全球經濟下滑,訂單減少,而消費和投資是我們自己可以發力和改變的地方,只有當這兩個領域充滿活力,整個經濟才能讓各行各業都雨露均沾,金融業才不會淪為資金空轉,而保險業才會有更多的保單需求。

低利率時代

降息之后,一方面,“資產荒”的情況可能更嚴重,但另一方面如果市場的信心和活力被激發起來,險企在資產端上是受益的,長錢會有更好的投資方向。

在當下,因為低利率和“資產荒”,市場下沉和混業競爭非常激烈。之于前者,比如在銀行業,國有大行下沉到股份行和城商行的細分市場,后兩者不得不繼續下沉,中小銀行和消金公司感受到壓力。保險業也同樣面臨相似情況,在銀保渠道價格競爭上不得不內卷起來,頭部險企和中小險企“廝殺”在一起。

之于后者,保險業憑借著3.5%預定利率的保單產品,成為收益率混業競爭的最大贏家。這里面,增額終身壽險大出風頭,并且進入6月,炒停售愈演愈烈。股市低迷,使得基金收益不見起色。銀行理財和存款也都與3%漸行漸遠,在這個時間窗口,理財型保險產品占據了C位。

而這只能是“短暫”的,否則風險將逐漸累積。監管已經引導保險產品負債端“降息”,在下半場的混業競爭中,大家又基本回到同一起跑線。

全世界的經濟都處于放緩甚至衰退之中,中國經濟也在艱難復蘇之中,扭轉企業從“負債最小化”到“利潤最大化”的轉向需要更多時間和努力,而只有經濟變得活躍,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都外溢出財富效應,當下的這種“資產荒”才能有所緩解,各種金融產品的收益率才會有新的變化。

我們將在可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處于低利率時期,這將在方方面面影響我們的意愿和選擇。保險并不怕低利率,只是怕利率快速下降,導致負債端和資產端的久期錯配。利率預期走低,人們的心態也會發生變化,從前是習慣了快進快出賺快錢的短期主義,以后可能會慢慢接受長期主義,畢竟穩定的長期收益率日益成為稀缺的競爭力,而保險的長線優勢則有更大的發揮空間。

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:A智慧保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
(責任編輯:王治強 HF013)
看全文
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
提 交還可輸入500

最新評論

查看剩下100條評論

熱門閱讀

    和訊特稿

      推薦閱讀

        国产福利网站,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,国产福利小视频